笨蛋,問題不在於分不分系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全校不分系 台大將設空白學程」。說真的,這本不是什麼新聞,畢竟一堆大學都在做了,像是成大、台科大、清大、陽明大學等,多加一間台大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為什麼要成立「不分系」的學程呢?我引用新聞中的話如下:「教務長丁詩同表示,校內三成學生不清楚就讀科系所學,學制鬆綁是為提供更多自我探索資源,也培育新時代需要的跨領域人才。」簡單整理一下:
- 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
- 提供更多自我探索的時間
- 提供跨領域的整合機會
其實我認為後面兩點是假的,這些學校就算開了不分系課程,大多是讓同學有更多的選課自由。問題是,大學的選課其實已經夠自由了。在不管會不會延畢的情況下,一個大學生要退掉必修去修其他學系的課那是他的權力,我想再大多數的學校只要老師答應加簽應該都沒有問題。當然這會影響到上課人數的限制以及授課品質,不過這些都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我在意的地方是:「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
拜託,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這是新聞嗎?幾十年來這個問題不是討論到爛掉了嗎?對,但這件事情要和下面這東西一起看:「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節錄如下: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將完整記錄學生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時的學習表現。除了考試成果之外,透過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能更真實呈現學生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補強考試之外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藉由定期且長時間的紀錄,更能大大減輕學生在高三時整理備審資料的負擔。
如果學生在高中就已經展現了個人特質了,你要告訴我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嗎??可能有人會說這是108課綱啊,現在才開始實施。問題有兩點,108課綱確實才剛開始,在大學端的確還沒有收到這批學生,但怎麼會有學校開設一個學程只會了彌補這兩年的空缺?第二,就算沒有108課綱,按教育部的規劃來說,應該要提昇推薦甄試入學人數,而這一批人理論上不就是很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的學生嗎?
綜合這兩件事情,誰可以告訴我,台灣的教育部到底是希望學生在高中就找到自己的興趣?還是上大學慢慢摸索?
以我在大學端來審入學資料的經驗,身為資工系的老師,我只會看跟資工有關的資料。意思是,在推甄資料放上鋼琴比賽冠軍對我來說毫無意義。如果我給一個鋼琴比賽冠軍很高的分數,那一定是因為他在資訊領域表現傑出,而跟鋼琴造詣無關。當然兩者兼備很好,但有多少人能夠作到呢?看看資工系大一那票學生要花多少時間練習程式,你要告訴我他們應該要花同等的時間來練琴我只能嘆氣 ... 每年高中端的學生只能上傳十件作品,要嘛就是集中在一個領域(然後你告訴我這種人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要嘛就是興趣多元,每個領域都上傳一個,除非是天才,不然我不是很相信這十件作品都在該領域表現傑出,這對我在審資料的人來說,有跟沒有一樣(套用漫畫的台詞:「半調子的功夫等於沒有,滿嘴的仁義道德只會讓人聽了難過」),其他老師我不知道,但起碼在我這裡是拿不到高分的。
我無意去說哪種方向是對的,我只是點出矛盾。也就是說,我認為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方向上的不統一」。我們到底是希望從小就讓學生了解興趣?還是盡量讓學生廣泛的接觸各樣的事務,培養通才(樣樣鬆)?台灣人最大的毛病是:「我什麼都要!」這是不可能的!一個人一天就是24小時,你期待學生能夠吸收多少。BTW,就算全部都學,最後體育專家和健康專家會再出來告訴你運動的重要性,就算有人真的都做到了,還會有醫生告訴你睡眠時間不夠 ...
最後要再提的是,「興趣」真的這麼重要嗎?很多時候新聞、廣告都告訴我們,只要專注在自己的興趣,也是能夠闖出一番大事業的(薪水不錯)。我都是抱持著別理這些故事的心態。這些之所以能夠被報導,就是因為他們是「少數案例」,而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是一條妥當的道路。我們大部分的人是「一般人」,請不要動不動就認為自己是諸葛再世、華佗復生、第二個愛因斯坦。大部分的人踢足球是為了興趣,而不是認真練習就可以成為馬拉度那,不要覺得二級聯賽的球員很弱,起碼他們強到可以靠球技養生了。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們不接納這些學生只是要學到足夠的基本知識為了之後能夠賺錢而非要逼著他們說「違心之論」呢?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學生來到學校、研究所,很多人都是為了之後混口飯吃而非作研究。雖然有老師會覺得那你來幹麻?沒辦法,他們是被逼的,被這個要求 overqualified 的社會逼的,而這個社會我們老師不也有一定的責任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