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記:亞哈

作為列王記中知名度超高的壞王(雖然他的知名度某種程度是來自他老婆跟他的仇敵),亞哈的生平有許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反省和思考的。說真的,我個人並不討厭亞哈。亞哈是個很實際的人,在他軟弱的心志下,或許也有一顆小小順服神的心,只是在外在環境、老婆壓力下而消磨殆盡。我並不是要幫亞哈開拖責任,亞哈是不討神喜悅的王,但當我們指責亞哈的時候,更應當想想,自己會怎麼做?也許,我們的所作所為和他並沒有兩樣。

寫亞哈的部份有另外一個很掙扎的地方,那就是亞哈親點的仇敵~以利亞的部份要不要寫呢?(同樣的掙扎大概會出現在之後的以利沙身上吧)但出於完整度,決定連以利亞的部份一塊寫,並且併入亞哈的部份。(另外開專欄?累死人了)

姓名:亞哈
國家:北國以色列
對應的南國君王:約沙法

聖經記載:
  1. 亞哈繼位(王上16:28-34)
  2. 以利亞的預言(王上17:1-7)
  3. 以利亞與撒勒法的寡婦~上帝的供應(王上17:8-16)
  4. 以利亞與撒勒法的寡婦~上帝的作為(王上17:17-24)
  5. 以利亞與俄巴底(王上18:1-16)
  6. 迦密山上的鬥法(王上18:17-40)
  7. 一小片雲、一大片雨(王上18:41-46)
  8. 何烈山的顯現(王上19:1-18)
  9. 撿選以利沙(王上19:19-21)
  10. 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王上20:1-30)
  11. 仁慈?(王上20:31-43)
  12. 拿伯的葡萄園(王上21)
  13. 亞哈之死(王上22:1-39)
1. 亞哈繼位(王上16:28-34)

暗利死了,他的兒子亞哈繼承了他的位置。這段聖經簡單的描述了這時候的背景,也帶出了為什麼以色列人會拜巴力的由來。過去以色列人以虛無之神來取代耶和華,而如今則是正大光明的把外邦的偶像引入國內,所以聖經才會給亞哈這樣的評語:「他所行的惹耶和華─以色列 神的怒氣,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諸王更甚。」

亞哈的墮落從哪裡開始?從他娶了聖經中最惡名昭彰的皇后耶洗別開始。亞哈做錯了什麼?他只是蓋了巴力、亞舍拉的廟來討老婆的歡欣,畢竟人家大老遠嫁過來,難免會想家,要給人家一些親切感啊~這種作法不就跟乾隆為了香妃在京城打造回族部落一樣嗎?照理來說是浪漫的愛情故事。然而,神不喜悅這件事情,因為這也是所羅門王墮落的開始。在 BBS 網路上的男女板、婚姻板常常出現的問題,就是男女朋友間的信仰不同、夫妻間的信仰差異,這時候大多數的人都會回復說:「要有包容力」「最好彼此之間不要互相干擾,你去你的教會,我上我的佛堂」(以前通常都是基督教會產生問題,最近發現一貫道有後來居上的趨勢)。這些答案聽起來很好聽,但卻是虛幻的。每當寫到這裡總會想到教會中的例子,不免有些心痛。

之前曾經談到過男女交往信仰不同的議題,不過這裡還想多講一點。很多基督徒會認為,信仰是自己和上帝間的關係,就像教會裏面常常說的,「上帝只有兒子,沒有孫子」,因此重要的是自己和上帝的關係有把握住,另一半和上帝的關係就是他自己的責任。某種程度這話是對的,但是有幾個地方需要多考慮:第一、夫妻結婚後乃是一體:「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既然是一體,那麼在上帝的心意裏面,本來就不可能只顧自己和上帝的關係,而不理會另一半和上帝的關係。當我們很超然的說各走各的,我們真的有好好的考慮婚姻的意義嗎?第二、當我們認為各人可以自己有自己的意見時,這樣沒錯;可是當各人可以自己有自己的真理時,這就代表我們並沒有這麼看重上帝的真理,以至於認為有其他的真理可以和上帝的道平起平坐。我有時候會聽到有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交往說:「我認為基督信仰代表的是 XXX ...」XXX每個人的解讀、填入的內容不同,但大概都會缺少全人的真理這一部份,以至於他們可以選擇和信仰不同的人結為一體。

不過說了這麼多,我還是要說我自己,我不知道要怎麼和這些人談這種事情。按照聖經的教導,結婚後我覺不贊成離婚,但就算是在婚前,大概也只能有點委婉地表達不贊成,不過話說回來,人家要我贊成幹嘛 ... 所以我真不知道要如何處理這一塊 ...

這一段有一個小插曲,就是耶利哥城被重修了。耶利哥城是約書亞帶以色列百姓進迦南所打下的第一個城池,在約書亞記6:26那裡紀錄:「當時,約書亞叫眾人起誓說:「有興起重修這耶利哥城的人,當在耶和華面前受咒詛。他立根基的時候,必喪長子,安門的時候,必喪幼子。」」我們先不管為什麼耶利哥城為什麼不能被重修,為什麼約書亞要叫以色列人起這麼重的誓(最常聽到的解釋是耶利哥城代表的屬靈意義是世俗、遠離上帝的),但當上帝下了這樣的命令後,我們基督徒真的會遵守嗎?耶利哥城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不然約書亞不會第一個城就攻打那邊,耶利哥城非常繁華,從描述裡就知道商業的發達。這樣在那個地方建城池不是理所當然嗎?我們基督徒會不會和上帝爭執說:「那邊本來就是建築城池的絕佳地點,為什麼不讓我建?」好奇怪的問題,哪有人會去想到這些啊 ... 我最近想到這個問題,其實想到的不是耶利哥,而是同性戀的問題。當「走出埃及」的負責人公開發表申明說:「我錯了」,我們基督徒還能怎麼樣的堅持立場呢?當我們真的站上發言台,又被人家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們該怎麼回答呢?我們可以多談「愛」(還可以談的很漂亮)、少談「罪」,但沒有「罪」又何來「救恩」呢?看看重修耶利哥城的好處、放棄自己一些立場的好處,我能堅持多久呢?求上帝保守。

2. 以利亞的預言(王上17:1-7)

在列王記裏面,比眾位國王搶戲的角色登場了,他的名字叫作以利亞(另外一個搶戲的角色是他的學生以利沙)。他登場的第一句台詞就是:「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非常具有魄力,但這樣合理嗎?對基督徒來說,常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舊約的上帝怎麼這麼殘忍?」國王犯錯,懲罰國王也就罷了,何必停止降雨,牽連到整個百姓呢?(類似的問題包含十災的最後一災等)說實在,我很難對非基督徒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牽扯到一個更根本的問題:「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對基督徒來說:「神就是『善』」,這是前提,人的道德倫理因此是由上帝而來,人的「理性」不該去質疑上帝的善,這是信心,也是真理。當吃了「分別善惡樹」之後,人的理性墮落並試圖去自己定義何為善,這件事本身就是「惡」。這是基督徒的信仰!也因此「舊約的上帝怎麼這麼殘忍?」對基督徒來說是不該存在的問題,因為我們以自己墮落的理性以及道德判斷來質疑上帝。當然,我必須承認,在人理性墮落以後很難理解,我們可以問上帝說:「為什麼?」但詢問的態度應該是求真,而非質疑責備。約伯的態度就是最好的榜樣。

上帝對以利亞的吩咐:「你離開這裡往東去,藏在約旦河東邊的基立溪旁。你要喝那溪裡的水,我已吩咐烏鴉在那裡供養你。」感謝上帝,祂有預備供養祂的僕人。有趣的是,河水乾了、烏鴉不來了。上帝的帶領有問題嗎?如果我處在以利亞的位置,看著河水逐漸乾涸,或許心中也會有擔憂、害怕吧。如果水乾了怎麼辦?結果還真的乾了!一天一天,以利亞所經歷的到的事實都在考驗著對上帝的信心(感覺像是被凌遲一樣)。烏鴉的情況也是相仿,烏鴉今天把肉叼來後飛走了,下一餐還會來嗎?明天還會來嗎?結果也真的不來了!當現實環境在衝擊著我們的安全感時,我們的安全感應該要何去何從呢?安全感不應該建立在基立溪的水、也不是烏鴉帶來的肉,而是創造河水、吩咐烏鴉的上帝。我在想,很多時候我們在求的,是求上帝賜給我們所需用的?還是求上帝滿足我們建立安全感所需要的「其他東西」?

詩篇 46 篇說道:「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看經文所描述的應該是地震,當我們所相信、所倚靠得以站立的平地不在安穩,我們所該定睛的是創造大地的主。所以詩篇 46 篇最後下的結論是:「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

3. 以利亞與撒勒法的寡婦~上帝的供應(王上17:8-16)

河水乾了,烏鴉飛了,上帝吩咐以利亞到撒勒法去,因為神已經預備了一個寡婦來供養他。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命令(雖然我不知道和烏鴉供養比起來哪一個比較奇怪)。撒勒法在西頓,換句話說這根本就不在以色列的境內。要求寡婦來供養,在當時寡婦並不是有錢的代表,相反來說還是社會階層比較低的,為什麼上帝會選用這樣的人來供養以利亞呢?耶穌在路加福音那邊也提到這個事件,聖經引用在下面:

路 4:24-27 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我對你們說實話,當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有大饑荒,那時,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以利亞並沒有奉差往她們一個人那裡去,只奉差往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那裡去。先知以利沙的時候,以色列中有許多長大痲瘋的,但內中除了敘利亞國的乃縵,沒有一個得潔淨的。

說真的,這是一篇很不討喜的講章,事實上也是如此,你看看這群聽眾聽到以後還想要把耶穌從山上推下去就知道了。差別在哪裡?為什麼神不使用在以色列的人反而使用遠在西頓撒勒法的寡婦呢?當然這是上帝的主權,不過我發現,這也是因為人對上帝行事的反應。在耶穌的時代,耶穌行了許多神蹟,有許多人跟隨耶穌,可是耶穌卻是這樣回答他們:「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這些人不是為了認識上帝、學習真理而來,而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同樣在列王記的時代,這些百姓也不過是追求著所謂看的到的好處,看到周圍國家的強盛,就隨意的轉換信仰,上帝的神蹟並沒有讓他們願意渴慕回到上帝的面前。想想看迦密山上的鬥法,百姓大聲喊著「耶和華是神」,看起來是何等大的復興,但以色列整個國家卻依然陷入在罪裡。但是這個撒勒法的寡婦呢?她順服上帝的命令,將自己所有的獻上,她不但看到了上帝的神蹟,更願意認識並降服在上帝面前。這就是最大的差異。

4. 以利亞與撒勒法的寡婦~上帝的作為(王上17:17-24)

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了,然而上帝偏偏讓這件事情發生了,而且還發生在以利亞來拜訪的時候。對以利亞來說,這是何等的尷尬。吳勇長老在傳記裡也曾經提到過,有一次他幫病人禱告,結果病人反而吐血,害他當下不知道該怎麼反應。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說真的,這也是我不知道要怎麼幫病人禱告的一個主要原因。但仔細思量,我是在為我自己的面子做考量嗎?因為害羞、因為避免麻煩、因為怕尷尬,所以我就不為別人禱告嗎?雖然我可以有很好的藉口:「主啊,我是在為祢著想,免得之後斷了傳福音的機會」但愈寫自己愈覺得是藉口,不是為了上帝,而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吧。禱告,是主權的轉移,相信上帝,是基督徒本該有的信仰。但當我禱告還害怕的時候,我是不是不相信上帝的帶領呢?這實在值得我反省 ...

面對兒子的死,寡婦的反應是:「神人哪,我與你何干?你竟到我這裡來,使 神想念我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呢?」對比亞哈的反應:「使以色列遭災的就是你嗎?」一個是反省自己是否不討上帝喜悅,另外一個則是直接把責任都算在上帝頭上。當然我們知道兒子之死和這個婦人的罪應該是沒有關係的,但這卻是值得學習的態度。以色列很早以前也是有這樣的態度,當他們接待上帝的使者、士師、先知時,通常都會恐懼顫驚,問說:「你是為了平安而來嗎?」(士6,士13,撒上16:4),這是一種對上帝敬畏的態度。當然,到了新約時代,我們應該「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但是對上帝的敬畏卻是不該少的。面對至聖者,誰能站立的住呢?我們受造物,又有什麼資格對上帝指指點點,來責問上帝呢?這個寡婦的態度是值得我學習的。

以利亞伏在孩子的身上,並禱告上帝,神就使孩子重新有了生氣。婦人對以利亞說:「現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話是真的。」什麼是神蹟?神蹟是一種記號,為要教人透過上帝的作為更認識上帝。當基督徒看到神蹟,並不應只是看到神蹟的表像,而應該看到神蹟背後那獨行奇事的上帝。不是孩子復活、不是以利亞,而是上帝。

5. 以利亞與俄巴底(王上18:1-16)

上帝要以利亞去見亞哈,結果先看到亞哈的手下俄巴底。俄巴底是個敬畏上帝的人,在耶洗別要殺害上帝先知的時候,他藏了100個上帝的先知並且供養他們。供養他們?等等,以色列全境不是沒有下雨,正面臨大飢荒嗎?俄巴底固然是重要的大臣,手上的俸祿應該也不會少,在平時要養多少人可能都沒問題,但現在是飢荒ㄟ?我在想,如果是俄巴底的夫人或是孩子,會不會對這件事情抱不平呢?「我們都已經吃不夠、喝不夠,為什麼你還要從家中收入中保留一份給外人?不是一個、是一百個?而且還是通緝犯?」而且不是一天兩天,是三年!這是出於對耶和華的敬畏!敬畏不是用說的,是用表現的,特別是在遇到抉擇時的反應。我相信俄巴底的敬虔應該有影響到他的家人,使他們家成為在耶洗別的高壓統治下,一個敬畏上帝的家庭。

俄巴底看到以利亞,就謙卑的俯伏在地接待以利亞。然而以利亞給他出了個大難題:「你去告訴你主人說,以利亞在這裡。」聖經中很詳細的紀錄了俄巴底的擔憂。我們不能說他的擔憂是沒道理的,事實上俄巴底的考慮是對的。而且既然神要以利亞去找亞哈,那以利亞幹嘛不直接出現在亞哈面前就好,何必一定要透過俄巴底呢?我也不知道(這樣經文可以少個十幾節)。這個問題就好像有很多人在問,既然上帝這麼全能,那幹嘛還要透過人來行事呢?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幹嘛透過摩西,直接把百姓瞬間移動到迦南地不是省事多了嗎?也不用在那邊和摩西多費口舌;要讓耶利哥城倒塌,何必要百姓繞城七天,直接讓它倒不行嗎?我個人認為上述所有的答案都是可以的,就是上帝完全不必透過人做什麼,祂是自有永有的主宰。

斯4:14 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這是以斯帖記裏面最為人熟知的經文。從經文看的出來,神不一定要透過特定的人做特定的事情。然而神使用我們這些不配的人,為的是要使我們有份於上帝的工作,並從當中經歷祂的信實與大能。聖經中有多次提到:「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這是上帝的恩典。上帝派遣我們這些不配的人去傳福音,將大使命給我們這群膽小、軟弱、無能、卻又被稱為基督徒的傢伙,不單單是為了福音廣傳,也是讓我們在一次一次的服事中經歷上帝。

羅11:33-36 深哉, 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誰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

不是上帝需要使用我們,而是上帝眷顧我們。當以利亞出現在俄巴底的面前,對俄巴底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激勵,堅固他的信心。三年了,但以利亞的出現想必有帶給他安慰:「神並未忘記他。」最後只在於,當神要使用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該回應上帝的吩咐。上帝會眷顧我們的軟弱,給予我們適當的回應、安慰和盼望,就像以利亞回應俄巴底一樣。俄巴底說的不是藉口,不像摩西找了一堆藉口搪塞,而且神也透過以利亞給予回應並堅固他的信心。

6. 迦密山上的鬥法(王上18:17-40)

這段經文是列王記中、甚至是整個舊約中最著名的場景,精彩程度大概只有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可以比擬吧~

亞哈劈頭第一句話就是:「使以色列遭災的就是你嗎?」這是很直覺的反應,認為如果不是以利亞下的預言(詛咒),以色列根本不會幾年都不下雨。以利亞是誰?他不過是上帝的先知,上帝的僕人,離了上帝,沒有人能做什麼(約15:5)。亞哈只看到眼前的人,沒想到人背後所代表的上帝,他以為以利亞是以私慾來發的預言,卻沒想到這是上帝公義的審判。亞哈的想法是一個很好的提醒。當我遇到事情的時候,是不是真的有想到上帝。捫心自問,在教會會想到上帝、禱告會想到上帝,但我又真的有凡事禱告、凡事交托嗎?通常不能處理的事會帶到上帝面前,但其餘的事情是不是有想到上帝呢?我不敢說。雖然我應該不會像亞哈一樣的被逆(起碼外表上應該不會),但內裡或許和亞哈一樣,行事生活上卻沒想到上帝,那我又有什麼好批評列王記的這些所謂壞王呢?願上帝提醒。

以利亞才不吃亞哈這一套,他直接回亞哈說:「使以色列遭災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的誡命,去隨從巴力。」這個理由對於讀聖經的基督徒來說,真是再明顯不過,可是對當時的以色列人和亞哈來說,卻似乎完全無感。我真的很好奇為什麼。不單是亞哈,所有列王記的壞王都是一樣的毛病,為什麼?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他們感受不到上帝的存在。」人怎麼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呢?是神蹟嗎?是賜福嗎?當我們把眼光從上帝本身移轉到這些外在的現象時,我們就有可能會和這些被罵的壞王一樣,逐漸的遠離上帝,甚至離開上帝也完全無感。

以利亞對亞哈提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提議:「鬥法大會。」看看是耶和華比較靈驗,還是巴力比較靈驗。我在想,對於不喜悅被試探的上帝來說,為什麼會讓以利亞做出這樣的提議呢?我想這真的是上帝的憐憫,為要堅固人軟弱的信心。祂本不必要做這樣表演,但還是為了這些百姓行了這樣的神蹟,要讓百姓知道,祂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另一方面,這也教百姓無可推諉,就如他們的祖宗一樣,雖然經歷十災、過紅海、嗎哪等神蹟,卻還是不相信上帝的帶領。哲學家羅素說:「如果死了以後發現有神,我會責備上帝說爲什麼不多提供自己存在的證據?」其實顯現了又怎樣,當人的理性墮落以後,又怎麼能將榮耀歸給上帝,若沒有上帝的恩典,再多的神蹟也無法讓人認識上帝。所以耶穌才會感嘆說:「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推羅、西頓,他們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這樣看來,神蹟是恩典、也是審判;是信心的堅固、也是責備的控訴。願上帝時常提醒我這蒙受上帝恩典的人。

巴力的先知又唱又跳,終究沒辦法將火點燃。以利亞卻做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把水澆在肉上面。水和火是不相容的,人很早以前就知道水是可以拿來滅火的,而且沾溼的木材是不易生火的(有烤肉的都知道),但神卻是超越這一切理論的存在。在人所看來不可能的事情,在上帝凡事都能。神既是超越者,就不在人的理性之下,神設立原則,卻不原則之下。唐牧師多次的提到,當我們在思想上帝的話時,不是把上帝當成研究的課題,而應該把上帝當成主來順服,求神引導。講白一點,把上帝當成上帝。每次思想到這一點,我總是重新反思我自己在靈修、默想上帝話語時,我的心態是否正確。當然,我也自問,這樣和非基督徒的對話會愈來愈困難,因為雙方的理性根本不再同一個平台上!每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感謝神,祂會提醒我,作工的是祂,不是我。願上帝成全祂自己的工作。

以利亞做了一個禱告:「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 神,耶和華啊,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 神,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 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應允我!使這民知道你─耶和華是 神,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回轉。」以利亞很清楚,神蹟是神的記號,為要教人認識上帝,並且轉回歸向上帝。所以對我來說,現在的世代也還是有神蹟,每個基督徒本身都是神蹟,因為沒有上帝的恩典與憐憫,誰能夠認識上帝呢?和瞎眼得看見、瘸腿行走比起來,似乎沒那麼戲劇性,但這種神蹟卻是聖靈的大能,從內心把人整個翻轉過來,仔細思想,怎麼能不頌讚主恩呢?以利亞還很清楚另外一件事,那就是他不過是上帝的僕人。很多人會講,我們並沒有生命的擁有權、只有使用權,謝清傑傳道在講道的時候卻提醒了一件事,對基督徒來說,連使用權都沒有,因為我們的使用權在上帝手中。我們不過是上帝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是我們所該做的。

路17:10 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

比賽終了,耶和華悅納以利亞的獻祭,百姓高喊著說:「耶和華是 神!耶和華是 神!」一片歡欣裏面,我卻覺得難過。列王記裏面有過幾次復興,但亞哈時代卻從來沒有過復興。當約西亞不過拿到一卷聖經就帶來全國的復興,亞哈呢?整本舊約幾乎沒有可與這相提並論的神蹟,百姓也奮起殺了巴力的先知,之後呢?因為耶洗別的命令又全部歸於無有。看看那些百姓,我也不知道我在耶洗別的命令下會怎麼做,我只能懇求上帝的保守,讓我真認識祂,不憑外貌,而憑聖靈在我心裡所動的工。耶穌行了神蹟、醫病趕鬼變食物,但多少人是為了吃飽喝足,而不是為了要認識神、悔改歸向上帝?當耶穌傳悔改赦罪的道時,多少人因為這樣就離開了。撒旦對上帝所提出的質疑,到現在依舊存在:「你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圍護他和他的家,並他一切所有的嗎?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多。你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我能說什麼,真的只能求上帝的保守。

太12:41 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

7. 一小片雲、一大片雨(王上18:41-46)

鬥法結束了,耶和華的名得著榮耀。以利亞對亞哈說:「要下雨了。」但雲呢?沒有雲!以利亞吩咐僕人多次去觀看雲都沒有看到。對以利亞來說,這段時間適合等的難熬。在鬥法的階段,一段短短的禱告,上帝就降下火來燒了祭物,可是現在呢?禱告了多次都沒有跡象。回想起稍早之前他對巴力先知所說的話:「大聲求告吧!因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邊,或行路,或睡覺,你們當叫醒他。」我在想,這個時候也有這樣的聲音冒出來,在嘲笑、譏諷他。當然我相信短時間不敢妄動,畢竟不久前才看了大神蹟,可是以利亞多次禱告後,這樣的聲音一定會逐漸的冒出來。當這些聲音冒出來的時候,該怎麼辦?繼續禱告?還是放棄呢?以利亞繼續在那個地方,沒有逃跑,他相信上帝的應許,不用害怕,堅持在那邊。這是美好的榜樣,雖然很困難,但要知道,「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這是一種信心的超越,願上帝能開我的眼。

詩9:10 耶和華啊,認識你名的人要倚靠你,因你沒有離棄尋求你的人。

其實我還在思索另外一件事情,為什麼以利亞要多次叫僕人去看雲呢?若是真正的信心,不是應該禱告完和亞哈報告以後就走人嗎?何必一定要等到雲呢?說真的我不知道。或許是上帝體恤以利亞的軟弱,要給以利亞一個兆頭來堅固他的信心。雖然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向亞哈斯說的:「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賽7:12)聽起來冠冕堂皇,但或許實際上是我們自己內心缺乏信心,有所懷疑也說不一定。從聖經中可以多次看到,上帝了解我們的軟弱,在必要的時候會加添我們基督徒夠用的信心,如摩西、基甸,到以利亞,甚至是我自己。我認為在面對困難、問題時,信心不足不是問題,但要保持足夠的信心來到上帝的面前,我不敢說事情會如我們所想的成就,但按照上帝的應許,祂必加添我們夠用的信心。

可9:24 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8. 何烈山的顯現(王上19:1-18)

迦密山的事件結束了,皇后耶洗別聽到了屬於巴力的先知被殺的亂七八糟,一怒之下下令:「明日約在這時候,我若不使你(以利亞)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樣,願神明重重地降罰與我。」這是個很好玩的命令,要動手殺就直接殺了,還特別派遣使者找到以利亞(幹嘛派使者,直接出動殺手就好了,反正又不是他老公,找以利亞找了這麼多年沒找到),提醒以利亞說明天以後要殺你唷,弦外之音聽起來就是「我給你一天的逃跑時間」耶洗別真的敢動手殺以利亞嗎?如果她真的相信巴力,那麼迦密山上大獲全勝的耶和華豈不更更值得敬拜?或許只是因為面子拉不下來,非要處理不可。儘管如此,這個命令的聲勢真的非常的浩大,面對這種聲勢,基督徒又該如何面對處理呢?以前我在想,都什麼年代了,還會有宗教逼迫嗎?起碼在台灣,宗教應該是自由的,但看看現在,當基督徒是基於聖經的真理來反對一些事情時(像是同性戀),以現下的狀況,遭遇的反對是何等的可怕。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又能不能堅持呢?我在想,會不會有一天,因為教會不願意幫同性戀證婚而被告上法院呢?耶洗別比那些巴力先知更厲害的地方在於,巴力先知雖然人數眾多,但耶洗別卻是塑造整個環境。以利亞跑了,這個可以面對巴力數百先知的耶和華至高上帝的先知跑了。為什麼?或許我們可以責備以利亞膽小、害怕、失去信心,這些都對,可是放到自己身上,我們又怎麼能責備呢?當大環境整個都與基督徒為敵的時候,不會害怕嗎?我希望我不會害怕、但當面對時,我不敢說。雅各書那邊說到:「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感謝上帝,因為連以利亞這樣的先知、上帝的僕人都會害怕,這也帶給了我們基督徒安慰;更感謝上帝,因為祂既然能堅固以利亞的信心,也必能堅固我們的信心。

以利亞向上帝求死:「耶和華啊,罷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為我不勝於我的列祖。」不曉得這樣的禱告算不算是自殺,哈哈。但很明顯的是以利亞的絕望,為什麼會絕望?其實不絕望才奇怪吧!當以利亞行了超大神蹟,結果以色列不但沒悔改復興,反而全國彌漫著要殺他的氣氛。以現在來說,就是為上帝工作了許久,卻反而看到大家愈來愈拜偶像、甚至討厭基督徒。這樣還要繼續工作嗎?「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挪亞傳道120年,信主的只有8個人。這是何等的孤單、寂寞、悽涼!當我們看著我們手所做的工,很多時候會沮喪、會失望,但當我們定睛在上帝身上,我們才會知道,我們服事的對象不單單是眼前的人,真正服事的對象是上帝。所以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這固然是告訴我們,我們要愛鄰舍,更是要提升我們的眼界到上帝那邊。這樣,就算遭人的反對,那又何妨呢?當耶穌被人拒絕時,他做的禱告是:「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求神轉移我的眼界,看神而不是看眼前。這很困難,連以利亞都做不太到,但神不放棄以利亞,也必不會放棄我們。

上帝將以利亞帶到了何烈山,問他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甚麼?」(這還挺有趣的,不是上帝帶他來的嗎?)以利亞回答:「為耶和華─萬軍之 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這句話聽起來很好聽,但卻有點紆迴,不像約拿、約伯一樣直接了當。簡單來說:「神啊,祢在搞什麼東西,當百姓離棄祢的時候,祢不但不保護祢的先知,我為祢大發熱心,還要被人追殺。」以利亞已經完全忘記他之前才看過的眾多神蹟,不降雨、用不盡的油和麵、天火、降雨...上帝的回答很有趣:「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邀請,多少人向上帝呼喊著說:「讓我見到祢,我就信祢」。上帝對於摩西這樣要求的回答是:「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出33:20),那為什麼上帝向以利亞提出了這樣的呼求呢?我不知道,但從經文中,以利亞並沒有看到上帝,他看到了烈風、地震、火焰,可是上帝都不再其中,反而是這些驚人異象過去以後,才小聲的對以利亞說話。我一直在想,神到底要以利亞看見什麼?我還是不知道...不過我想到的是,當以利亞從洞裡出來的時候,怎麼還沒死啊?洞是以利亞安身的地方,離開了洞,是要怎麼在這麼多的天災中活下來呢?當以利亞經過了這麼多該死的災害,徒然有微小的聲音出現,這是何等的安慰,因為以利亞還活著!而這要不是上帝的保守,誰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站立的住呢?上帝的保守豈不是比洞更可靠嗎?感謝上帝!

當上帝第二次問以利亞:「你在做什麼?」的時候,以利亞的答案還是一樣,完全沒有改變。不過我還挺好奇,經過剛剛的天災後,他的態度是不是還是一樣就是了。結果上帝吩咐他,去膏立新的王和新的先知。我相信以利亞從上帝那邊得著了安慰、力量,因為上帝不但用神蹟奇事來安慰他,還讓他知道他並不孤單,有七千人是他的同伴。感謝上帝,因為祂設立教會,好叫我們這些基督徒不會覺得孤單。為什麼要聚會?雖然聖經中有著各樣的理由,但最主要的理由我認為在這裡!因為上帝知道我們的軟弱,所以透過聚會叫我們能彼此扶持、勉勵,同連於元首基督。

9. 撿選以利沙(王上19:19-21)

當以利沙被撿選的時候,他正在耕地,什麼也不知道。我很好奇當以利亞這個陌生人(還是應該說是名人?)把外衣搭在他身上時,他是什麼感覺,應該是很徒然而且有點不知所措吧。我常常聽到很多人問:「我不知道上帝的帶領ㄟ,那我該怎麼做?」帶領(汎指工作、婚姻、服事等)也好、呼召(這樣說好像太屬靈一點了)也罷,神的感動臨到的時間人常常是不知道的,基督徒常常羨慕聖經中的一些人,覺得說這些人真好,上帝都有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如果上帝也這麼告訴我就好了,所以開始有人追求方言、異夢、預言等。回頭來看看以利沙,當他被呼召時,他在做什麼?不是上主日學、神學院,也不是在禱告,他只是在做他本身該做的事,耕地。當我們不曉得上帝個人化的指引時,我們只要好好的盡到自己的本份、過自己的生活就好了。聖經可從來沒教我們一天到晚在那邊等待異象啊!就是保羅在沒有馬其頓的呼聲之前,也是好好盡到他傳道人的責任四處傳福音(雖然因為聖靈的阻攔四處碰壁就是了)。

這邊有一句經文我常常不明白:「你回去吧,我向你做了甚麼呢?」,感覺上好像以利亞對以利沙做了什麼壞事一樣。查了一下其他的版本,列在下面:

新譯本 以利亞對他說:“你回去吧!我向你作了甚麼呢?”
KJV Go back again: for what have I done to thee?
NIV "Go back," Elijah replied. "What have I done to you?"
ESV And he said to him, “Go back again, for what have I done to you?”
ASV Go back again; for what have I done to thee?
AKJV  Go back again: for what have I done to you?
BBE Go back again; for what have I done to you?

以翻譯上來看,似乎就是兩個字的差異:Again和For。雖然我一向沒興趣學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但這時候就有點後悔了(不過學了大概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吧,哇哈哈)。從上下文來看,我認為比較合理的翻譯應該是:「要記得回到這裡來,因為上帝已經撿選你做我的繼承人了」後面純屬意譯,這樣感覺意思會通順很多。

以利沙回去以後,就宰了一對牛,並且燒了套牛的器具來做菜。我知道這是對上帝的信心,但捫心自問,這何等的難。我在很多地方都說過,我是個喜歡買保險的人,到不是說我會花一堆錢在保險上面,但我喜歡對應所有的狀況預先設想,並且都有一套辦法來回應(就想李前總統的十八套劇本一般)。這是我的個性,做好防火牆。每次在聖經中看到這一類的經文時(得人漁夫啦、兩個小錢啦),我或多或少都會有點羞愧,因為我真的沒把握我做的到這些,特別是年紀愈大,有了家庭、子女以後。講道很簡單、行道很困難。我只能求上帝,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堅固我的信心。

10. 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王上20:1-30)

好了,以利亞篇暫時告一段落(戲份有夠多的,不過若不是這傢伙,大概沒啥人會記得亞哈吧),讓我們把鏡頭從新回到當時的王~亞哈身上。亞蘭王便哈達率軍要攻打以色列,便哈達對亞哈提出了要求:「你的金銀都要歸我,你妻子兒女中最美的也要歸我。」,其實從這個要求來看,便哈達根本就是一定要打以色列,這個要求不過是要製造一個藉口罷了。天曉得亞哈居然很「聰明」的回復了:「OK」,不知道該罵他沒骨氣還是很厲害地識破便哈達的計謀。這讓便哈達不得不提了第二個要求:「我還要差遣臣僕到你那裡,搜查你的家和你僕人的家,將你眼中一切所喜愛的都拿了去。」這時候亞哈總算「很有骨氣」的拒絕變哈達的要求,還回了一句很硬的話:「等你打贏了再說吧」(才頂盔貫甲的,休要像摘盔卸甲的誇口。)真不曉得亞哈的勇氣從何而來。

有一個上帝的先知來見亞哈。用上帝的先知來稱呼這個人,很明顯的,這個人並不是以利亞。當以利亞害怕逃跑的時候,上帝說還有七千個人並不是憑空說的,還是有人願意堅守崗位,為上帝所用,而且在耶洗別的統治威嚇之下,並沒有跑開。這個先知在聖經中並沒有記名,我也不知道他是誰,可是卻可以看到在以利亞軟弱的時候,他願意起來。以利亞的名聲很大,很勇敢、很有才幹,但即使這樣他還是有軟弱的時候,但有人願意這時候起來,來補足以利亞的不足。也許讀經的人很容易責備以利亞的軟弱,但是以利亞是人,我們也是,他會軟弱,我們基督徒也會軟弱。可是耶穌設立教會,最大的一個目的就是要我們彼此幫補。在教會中有許多的屬靈前輩,很人也很喜歡提到屬靈遮蓋這一類的字眼,但他們都是人,都有可能會倒下,這時候我們不但要想辦法安慰、堅立他們,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起來承擔他們的任務。「這不甘我的事!」但這是上帝的事,而我們是上帝的器皿、僕人;「我沒有那些人的能力!」但賜人能力的是上帝。

先知對亞哈說:「耶和華如此說:『這一大群人你看見了嗎?今日我必將他們交在你手裡,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我不知道為什麼上帝竟然會主動來拯救以色列,特別還是以色列中惡名昭彰的壞王亞哈,這實在是難以明瞭的事情,只能說是上帝的恩典。上帝說:「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上帝拯救人,為要教人能夠認識祂。為什麼上帝要人認識祂?這不是因為人有多麼尊貴,被「人」認識有多了不起,而是上帝的憐憫,若人不認識上帝,人只有死路一條,於上帝卻絲毫無損。上帝的行事作為,就是要人認識祂、要人得著拯救。亞哈問說要藉著誰呢?上帝回答說:「藉著跟從省長的少年人,並且要你親自率領。」說真的,亞哈在以色列諸王中間,算是比較無能的,看看前面那群以色列的君王,他們是何等的雄才大略(不論靈性的話),而少年人更代表著,他們不是專業的戰士,這樣的團隊如何來作戰呢?

詩20:7 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 神的名。
林前1:27-31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 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裡,是本乎 神, 神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如經上所記: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

從軍事上來看,這樣的作戰是無謀的,但是上帝才是萬物的主宰。上帝不靠著人的勇力,好叫人能更認識祂,歸榮耀給神,正如基甸的例子一般。願頌讚、榮耀都歸給上帝!願上帝提醒我要時常數算上帝的恩典。私下反省,遇到困難我會求告上帝,但有榮耀的東西,卻無意識、自然地想到自己很厲害。這是我的軟弱,但求神調整。

亞哈打贏了,先知對亞哈說:「明年這時候,亞蘭王必上來攻擊你。」便哈達的部下向便哈達建言說:「以色列人的神是山神,所以他們勝過我們;但在平原與他們打仗,我們必定得勝。」我想大部份的多神信仰,每個神都應該有不同的專長(負責領域),要不然要這麼多神幹嘛?即便是宙斯,統管奧林帕斯的眾神,他的權利也管不到海洋和冥界,道教的神也是這樣。但基督信仰裡不是這樣,沒有什麼山神海神,萬有都是上帝所造,也都伏在上帝的權柄下。認識上帝,最重要的要認識上帝的權柄,祂的主權統管萬有,很多時候,人不明白上帝的作為、上帝的心意,都是因為人覺得自己是萬物之靈,自己才是一切。但卻忘了人只是被造物,人的管理權柄還是來自於上帝。

尼9:6 你,惟獨你是耶和華!你造了天和天上的天,並天上的萬象,地和地上的萬物,海和海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所保存的。天軍也都敬拜你。
伯41:11 誰先給我甚麼,使我償還呢?天下萬物都是我的
詩119:91 天地照你的安排存到今日;萬物都是你的僕役。
啟4:11 我們的主,我們的 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

便哈達再次率軍來攻,以色列的軍隊在便哈達面前如同兩小群山羊羔(這還是準備一年的結果...),有神人來見以色列王,說:「耶和華如此說:『亞蘭人既說我─耶和華是山神,不是平原的神,所以我必將這一大群人都交在你手中,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神要藉著這樣的神蹟,讓便哈達、甚至是亞哈,認識自己,祂的名是「萬軍之耶和華」。

11. 仁慈?(王上20:31-43)

亞哈打敗了便哈達,便哈達向亞哈投降,並歸還所佔領的城池,亞哈也因此放了他。這聽起來沒什麼不好啊,不要趕盡殺絕,不是顯示出亞哈「仁慈」的本色嗎?而且亞蘭王的臣子也是這樣說的。但整段經文看下來,上帝非常的生氣。為什麼?上帝說:「因你將我定要滅絕的人放去,你的命就必代替他的命,你的民也必代替他的民。」亞蘭國是上帝定意要滅絕的,亞哈放過亞蘭王,是以上帝非常不高興。這是基督徒很難去解釋、也很難去想通的事情。因為在現在這個世代,大家鼓吹包容、有愛心,反正亞蘭王「看起來」之錯能改,為什麼不原諒呢?這其實也是舊約中常出現的問題。但就像之前提過很多次的,基督徒的「分別善惡」準則,來自於上帝,不是來自於自己。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準則去質疑上帝,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是以受造物的角度對創造者提出控訴。感謝上帝的憐憫,我們到現在還沒有被滅絕。上帝所接納的,基督徒也應該要接納,不管我們喜不喜歡;上帝所厭棄的,基督徒也應該要厭棄,不管那東西有多吸引人。

詩141:4-5 求你不叫我的心偏向邪惡,以致我和作孽的人同行惡事;也不叫我吃他們的美食。任憑義人擊打我,這算為仁慈;任憑他責備我,這算為頭上的膏油;我的頭不要躲閃。正在他們行惡的時候,我仍要祈禱。

什麼叫作仁慈?義人擊打這叫作仁慈嗎?罵人稱的上是好事嗎?聖經中說,是的,這是好事,這是仁慈,只要這些行為出於叫人歸向上帝。人以為的仁慈,說說好話、避免懲罰,以解構主義來否定權威(事實上是建立自己的權威),並認定這是人權,其實這並不是仁慈,因為我們已經在偏行己路。中國人應該很了解這樣的概念,在論語裏面就有下面兩段紀錄:

論語 陽貨十七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論語 子路十三
子貢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基督徒的看法和孔子類似,最大不同點在於基督徒是把標準建立在上帝上面。上帝固然是有憐憫、有慈愛、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但上帝也同時是公義的審判者。我們對上帝的態度應當存著敬畏的心。

12. 拿伯的葡萄園(王上21)

這段故事是列王記裏面的著名故事。以色列王亞哈看上了拿伯的葡萄園,但是拿伯不肯賣。拿伯回答說:「我敬畏耶和華,萬不敢將我先人留下的產業給你。」這主要是因著民數記36:7那邊的吩咐:「這樣,以色列人的產業就不從這支派歸到那支派,因為以色列人要各守各祖宗支派的產業。」同時,在利未記25章那邊,可以看到上帝對「地」的心意。「地」是屬乎耶和華的,人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上帝按著自己的心意分派土地,人不可越過上帝的界線去強取豪奪。所以當亞哈來要地的時候,拿伯說了不,儘管亞哈的條件看起來不賴,但「地」是上帝分配的。其實萬物都是屬乎上帝,凡上帝所賜與的,歡欣領受;上帝沒有給的,也不需要眼紅,因為上帝知道我們的一切所需。很難 ... 對吧?起碼對我來說是很難,更因為如此,亞哈的這個故事更讓我有所警惕。

拿伯拒絕的振振有詞,亞哈王也只好悶悶不樂的回家了。亞哈著名的另一半這時候再次登場,她察言觀色,發現亞哈不太高興,探究原因之後,說了一句著名的話:「你現在是治理以色列國不是?」當然是啊,亞哈是以色列的國王呢!可是,真的嗎?其實整本聖經看下來,不管國王如何的更換,以色列的真正統治者是上帝,不是這些國王。當國王隨己意行做惡事的時候,上帝就伸手治理、懲罰了這個國家,即便是外國入侵,這也不過是上帝的竿、上帝的杖而已(耶25:9 我必召北方的眾族和我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攻擊這地和這地的居民,並四圍一切的國民。我要將他們盡行滅絕,以致他們令人驚駭、嗤笑,並且永久荒涼。這是耶和華說的)。在教會也是一樣,教會的真正治理者,是元首基督,不是主任長老、不是主任牧師,更不應該是以民主為名的會眾。聽過教會的一個故事,在教會內有事情要討論,因此各團契由主席出席,和長老執事們討論。有人反應說:「最後的結果和意見調查的結果不合。」有可能,但上帝的意見高過人的意見、上帝的帶領高過人的抉擇;也有人反應說:「團契主席沒辦法代表整個團契的意見。」的確,但這是大家同心禱告求上帝引導的結果。我也參與了這件的討論。但事後反省,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思想、分析,想做出對教會最好的決定,卻忘了好好的來到上帝面前禱告、尋求。願上帝提醒我,教會是永生上帝的家,是上帝在帶領,是耶穌基督為頭的。

耶洗別固然是聖經中著名的壞皇后,但是她可是相當幹練的,甚至對亞哈來說,她可是如黃蓉一般的賢內助吧。耶洗別說:「只管起來,心裡暢暢快快地吃飯,我必將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園給你。」真是超有魄力的。耶洗別找了人作假見證控告拿伯,讓拿伯被石頭打死。以利亞又再一次出現在亞哈面前,宣告上帝的審判。這是亞哈的錯嗎?我在想,如果我是亞哈,大概會把所有錯都推給耶洗別吧。更何況亞哈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在其中,是耶洗別想的記謀、是耶洗別用王的名寫信、是耶洗別盜用王印,亞哈做的事情只有吃飯加睡覺吧。但上帝還是將這件事情算在亞哈頭上。這給了我很大的震憾。很多時候,基督徒會說:「我是基督徒,所以我不會XXX」,而很多周遭的人也會說:「他是基督徒,所以他不會做XXX,那就我們來處理吧」表面上來看,固然基督徒是潔身自愛的,但實際上還是享受著別人作著神看為不好事情的「好處」。神喜悅嗎?我認為這邊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上帝不喜悅這件事!我們並沒有辦法拿「耶洗別」當藉口脫身,正如聖經也沒有因為彼拉多洗手而讓他脫罪一樣。聖經對亞哈的形容是「自賣」,新議本的翻譯是「出賣自己」,將自己出賣給耶和華看為惡的事。

亞哈聽見神藉著以利亞對他的宣判,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臥也穿著麻布,並且緩緩而行。這是亞哈的反省。很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當亞哈心情不痛快的時候,耶洗別一下就發現了,還順便處理了亞哈的問題。這次耶洗別跑哪去了?耶洗別上次能夠注意到亞哈不對勁,這一次沒有理由注意不到,但聖經完全沒提到耶洗別。合理的猜測,耶洗別注意到了,並且還想幫他老公排解,可是這次亞哈沒理她(其實耶洗別應該出來找以利亞算帳的,她不是下令抓以利亞嗎?)。亞哈不是不認識耶和華,他知道怎樣行才討上帝喜悅,他也能夠拒絕耶洗別,這就是最好的例子。上帝的憐憫真是何等的大,就算是列王記裏面這位惡名昭彰的壞王,當他悔改認錯時,上帝仍施恩給他。

13. 亞哈之死(王上22:1-39)

來到這裡又有一個新角色登場了,就是猶大王約沙法。但因為他也是列王之一,所以關於他的部份就全部省略,下次再說吧吧~三年過去了,亞蘭和以色列又要再次開戰,而且猶大也進來插一腳。因為約沙法的關係,所以這次作戰前,亞哈把先知們給找來,要看看耶和華的旨意如何。令人訝異的是,這一召聚居然來了四百人。回想幾章以前的內容,那時候以利亞和巴力的先知鬥法,結束後因著耶洗別的追殺令跑走,還向神哭喊著說:「只剩下我一個!」(其實神保護了七千個,但以利亞完全不知道),到現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一個命令居然就聚集了四百人,這代表這四百人應該是「掛牌」的,也就是明目張膽的說自己是基督徒,這是何等大的反差啊!諷刺的是,這不是復興,反而是亞哈死亡的開端。

這四百個人是哪裡來的?一種可能是演員,為了討好約沙法而預先準備好的,畢竟約沙法是猶大的王,並且敬畏耶和華。第二種可能是,這四百人真的是掛名的先知,可是,為什麼耶洗別不追殺這四百人呢?這和以利亞的待遇也差太多了吧。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都暗示了一件事,要裝成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真的不是太難。看看這先假先知所說的話,每一句都聽來很屬靈,也都呼叫了上帝,但聖經卻說這些人是假先知。以現在來說,要扮演虔誠的基督徒也很容易,我很多次聽到我周圍的朋友說我是「虔誠的基督徒」,理由是我每個禮拜上教會、吃飯會禱告。這是基督徒虔誠的表徵嗎?不!這些頂多是「有敬虔的外貌」,但聖經強調的是「敬虔的實意」。某種程度這也是為什麼耶洗別不會去追殺這些人,因為這些人對她夠不成威脅。他們只是講好聽的話、王上皇后想聽的話而已,當然不會有事。

約1:5 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約15:18-19 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或作:該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
提後3:12 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什麼是敬虔的實意呢?敬畏上帝、順服上帝。以賽亞書29:13 主說:因為這百姓親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敬畏我,不過是領受人的吩咐。敬畏上帝,是從心開始。誰知道一個人有沒有敬畏上帝呢?只有上帝和當事人自己知道吧。

約沙法聽到了四百多句的好話,卻問了一句奇怪的問題:「這裡不是還有耶和華的先知,我們可以求問他嗎?」我是不知道約沙法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可能是因為米該雅是真正敬畏上帝的人,所以連約沙法都聽過他的名字吧 ... (那為什麼不找以利亞?)亞哈王說:「我們可以託他求問耶和華。只是我恨他;因為他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單說凶言。」沒有人喜歡聽到不好的消息,亞哈也不例外,可是他忘了更重要的一件事,米該雅不是自己要說這些話,這些話是米該雅背後的上帝說的(雖然亞哈可能因為自己養了一堆假先知而沒搞清楚這件事)。亞哈的心態並不奇怪,這也是為什麼基督教為什麼那麼難傳的一個原因,因為上帝會因著罪惡來要審判世界,這怎麼樣都不算是好消息。我想到了同性戀。上帝看這是不好的、是有罪的,當基督徒這樣說的時候,這也是凶言,不是吉言。所以非基督徒會認為我們是恐同,其實不是,乃是上帝看這件事情是惡的。難道上帝不會說些吉言嗎?我想下面的經文可以回答這問題吧

創4:7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

米該亞來到了亞哈和約沙法的面前,結果米該雅直接說會打勝仗。好玩的地方在於,亞哈直接挑明了米該雅在說謊,不曉得是不是聽到壞消息太多次了不習慣聽好消息。米該雅就直接挑明了對亞哈說:「你會死,並且上帝要透過謊言的靈使你願意出征。」上帝為什麼要透過謊言的靈來成事?其實這是那些假先知因著自己的私慾所做的假預言,而上帝並不阻攔,為要成就祂的旨意。基拿拿的兒子西底家說:「耶和華的靈從哪裡離開我與你說話呢?」我真的覺得這句話還真敢說,西底家根本沒有上帝的靈,但居然敢說這句話,這不但是說謊、更是妄稱上帝的名。唯一的可能是,他根本就不怕上帝。所謂的宗教儀式對他來說,不過是生財的工具。那敬拜上帝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

亞哈不信邪,堅持要出征,畢竟三年前都打贏了,更何況這次還有約沙法相助。但因為米該雅的預言,亞哈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找影武者。既然不信米該雅的預言,那又何必提防呢?很多人都是抱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覺得這樣最不會吃虧,但是對基督徒來說,這種態度最不可取,因為只有一個上帝。只是沒想到替身沒死,本尊反而死了。

亞哈的故事完結了。好長。亞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有軟弱、有害怕、也有脾氣。或許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推給他的老婆耶洗別,但聖經並沒有這樣看。無論環境如何,願上帝能堅固我的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弟家的新居感恩禮拜分享:善頌善禱

如何將Linux打造成OpenFlow Switch:Openvswitch

Openssl 範例程式:建立SSL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