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分享:以馬內利
經文:
太1:18-25 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她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的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只是在孩子出生以前,並沒有與她同房。約瑟給孩子起名叫耶穌。25 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兒子(有古卷:等他生了頭胎的兒子),就給他起名叫耶穌。
這段經文在教會中是非常熟悉的,特別是在聖誕節的時候。雖然有研究指出耶穌並不是真的在聖誕節那天降生的,但不管是哪一天,基督徒都當每時每刻紀念這關乎萬民的大好信息。而聖誕節這個日子不過就是更方便基督徒傳揚福音的一個契機罷了(不過我也不排斥聖誕大餐就是了)。在這段經文當中,約瑟發現馬利亞還沒有結婚就有了身孕,於是想要默默地放棄這門婚事,但上帝透過天使告訴他:「這是上帝奇妙的救贖計劃。」於是約瑟就很順服地遵行上帝的命令娶過馬利亞,這一切的事是要應驗舊約先知以賽亞所記載的話。到底以賽亞說了什麼呢?經文紀錄在下面。
賽7:1-16 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在位的時候,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卻不能攻取。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對他說:『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裡膽怯。因為亞蘭和以法蓮,並利瑪利的兒子,設惡謀害你,說:我們可以上去攻擊猶大,擾亂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這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原來亞蘭的首城是大馬士革;大馬士革的首領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破壞,不再成為國民。)以法蓮的首城是撒馬利亞;撒馬利亞的首領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耶和華又曉諭亞哈斯說:「你向耶和華─你的 神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處。」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以賽亞說:「大衛家啊,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 神厭煩嗎?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因為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之先,你所憎惡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見棄。
在這裡,猶大王亞哈斯面臨了一個困境,他遭受到了利汛和比加的聯合攻擊情勢看起來相當的危急。以賽亞奉上帝的命令向亞哈斯說安慰的話,要他放心的仰望上帝,不要去倚靠亞述,甚至說:「隨你請求一個兆頭,我必使它應驗。」這個亞哈斯的回答聽起來也充滿著信心:「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我也不知道多少基督徒講的出這句話,要是我的話,大概就要求個很大很大的神蹟了吧。可是亞哈斯是真的有信心嗎?透過列王紀下16章我們可以發現,他根本一點信心也沒有!他終究還是以靠了亞述的幫忙,甚至將亞述大馬色的祭壇樣式原封不動的搬回到耶路撒冷,敗壞了整個猶大國。他還以為把一個銅壇分別出來(王下16:15)給耶和華就可以討上帝的喜悅,真是大錯特錯了。
出34:14 不可敬拜別神;因為耶和華是忌邪的 神,名為忌邪者。
賽46:5 你們將誰與我相比,與我同等,可以與我比較,使我們相同呢?
其實亞哈斯是基督徒一個很好很好的提醒,也許特別是對我來說。我們可以在教會說著冠冕堂皇的話,就好像亞哈斯在以賽亞面前一般充滿信心的宣告:「我不試探耶和華!」 可是其實我們內心是否真的對上帝充滿信心呢?只有上帝知道。在教會這「屬靈」的氛圍下服事上帝很很容易的,但當以賽亞不在的時候,我們真的能忍住不去聯絡亞述王嗎?這看起來是一個多麼輕鬆容易的解決方案啊,何況我們還是保留了與上帝親近的時間,像是主日、謝飯禱告、晨更等。但上帝並不喜悅銅壇,上帝要的並不是一部份,而是全心以祂為主。站在亞哈斯的立場,我不否認這一切都很困難,就像我們現在每天所遇見的挑戰一般,但感謝上帝,正如祂為亞哈斯預備了以賽亞一樣,祂說:「我的恩典夠你用!」(林後12:9),甚至祂賜下了「以馬內利」的應許,就是神與我們同在。
啟21:3 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做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做他們的神。
回到以馬內利這個題目上。當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的時候,難道上帝不曉得亞哈斯的想法嗎?所以上帝藉由以賽亞的口說:「大衛家啊,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 神厭煩嗎?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神要親自給亞哈斯一個兆頭,那就是「必有童女懷孕生子」。有聖經學者認為這句話單單指著以賽亞那個年代會有一個年輕的女子生下一個小孩,而這個記號就說明了利汛和比加的失敗。我個人不接受這樣的說明,因為這樣稀鬆平常的事情怎麼可能堅固亞哈斯的信心呢?反而是處女懷孕生子,這樣的記號才能彰顯上帝的大能。可是耶穌基督的降生離這時候還久的很呢?不過信心的眼光不就是這樣。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大衛等不都沒看到上帝所應許的嗎?希伯來書說:「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信心的眼光能夠超越這時空的限制。
約8:56 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
再來談談「以馬內利」。當亞哈斯聽見確據的時候,他想的也許是:「恩,上帝會保守我脫離利汛和比加的手。」可是到新約的時候你會發現,上帝在意的才不是利汛和比加這兩個冒煙的小火頭,神所真正關心的是「把人從罪惡裡拯救出來。」當亞哈斯說:「糟糕了,我的國家被攻打了」上帝說:「你真的糟糕了,因為你的國家罪惡甚大」這是兩種結然不同的眼光,一個關心的是外在的環境、遭遇、地位,一個關心的是靈魂內在的空虛與罪惡。所以當亞哈斯說:「救我!」上帝回答:「好,救你,我會把你從罪惡中拯救出來,我會差遣我的孩子為你釘死在十字架上」亞哈斯的反應可能是:「先別管罪惡了,你有聽到人家要打過來了嗎?給我一個孩子不如給我一個戰神」這就是神和人眼光不同的差異。
最近和一些朋友聊天,談到基督徒是否應該更主動、積極以教會社群的力量去推動、改變這個社會、環境。以當代比較流行的神學用語來說叫做:「基督徒的文化使命」。特別是從大概十幾二十年前唐崇榮牧師在講台上提醒基督徒要重新重視在各個領域為主做見證,愈來愈多人說不能單單談「福音使命」,要更重視「文化使命」。我不否認這樣的心志很好,基督徒本當在所在的位置為上帝做美好的見證,可是綜觀整本聖經,我認為上帝所教託給基督徒的是傳揚福音的大使命,這才是真正的大喜的信息。我有朋友提醒我,近兩三百年來有許多偉大的工作是由教會發起的,這是真的 ,但我轉念又想,這些工作如今還在嗎?大多數還在,只是上帝似乎不在這裏面了,因為這些工作的價值似乎已經在上帝的心意之上。以前基督徒會說:「因為上帝喜悅這事,所以我們來開始這個工作吧」後來演變成「這事是對的,所以我們要做這個工作」上帝不見了。好處是,我們可以在這個平台上跟更多不信上帝的人同工、對話,壞處是大家不再有合一的出發點,也就是一切美善的源頭:「上帝」。曠野的呼聲沒有告訴我們要廢除奴隸、關心地球、停止核能、解決空汙、追求民主、照顧孤兒,這些可能都很好,也可能都該做,但最重要的是,曠野呼聲所喊叫的:「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我們不能也不該把任何一件事放到這之前。
最後做一個聖誕的宣召:
路2:8-14 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 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 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
太1:18-25 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她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的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只是在孩子出生以前,並沒有與她同房。約瑟給孩子起名叫耶穌。25 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兒子(有古卷:等他生了頭胎的兒子),就給他起名叫耶穌。
這段經文在教會中是非常熟悉的,特別是在聖誕節的時候。雖然有研究指出耶穌並不是真的在聖誕節那天降生的,但不管是哪一天,基督徒都當每時每刻紀念這關乎萬民的大好信息。而聖誕節這個日子不過就是更方便基督徒傳揚福音的一個契機罷了(不過我也不排斥聖誕大餐就是了)。在這段經文當中,約瑟發現馬利亞還沒有結婚就有了身孕,於是想要默默地放棄這門婚事,但上帝透過天使告訴他:「這是上帝奇妙的救贖計劃。」於是約瑟就很順服地遵行上帝的命令娶過馬利亞,這一切的事是要應驗舊約先知以賽亞所記載的話。到底以賽亞說了什麼呢?經文紀錄在下面。
賽7:1-16 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在位的時候,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卻不能攻取。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對他說:『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裡膽怯。因為亞蘭和以法蓮,並利瑪利的兒子,設惡謀害你,說:我們可以上去攻擊猶大,擾亂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這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原來亞蘭的首城是大馬士革;大馬士革的首領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破壞,不再成為國民。)以法蓮的首城是撒馬利亞;撒馬利亞的首領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耶和華又曉諭亞哈斯說:「你向耶和華─你的 神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處。」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以賽亞說:「大衛家啊,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 神厭煩嗎?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因為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之先,你所憎惡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見棄。
在這裡,猶大王亞哈斯面臨了一個困境,他遭受到了利汛和比加的聯合攻擊情勢看起來相當的危急。以賽亞奉上帝的命令向亞哈斯說安慰的話,要他放心的仰望上帝,不要去倚靠亞述,甚至說:「隨你請求一個兆頭,我必使它應驗。」這個亞哈斯的回答聽起來也充滿著信心:「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我也不知道多少基督徒講的出這句話,要是我的話,大概就要求個很大很大的神蹟了吧。可是亞哈斯是真的有信心嗎?透過列王紀下16章我們可以發現,他根本一點信心也沒有!他終究還是以靠了亞述的幫忙,甚至將亞述大馬色的祭壇樣式原封不動的搬回到耶路撒冷,敗壞了整個猶大國。他還以為把一個銅壇分別出來(王下16:15)給耶和華就可以討上帝的喜悅,真是大錯特錯了。
出34:14 不可敬拜別神;因為耶和華是忌邪的 神,名為忌邪者。
賽46:5 你們將誰與我相比,與我同等,可以與我比較,使我們相同呢?
其實亞哈斯是基督徒一個很好很好的提醒,也許特別是對我來說。我們可以在教會說著冠冕堂皇的話,就好像亞哈斯在以賽亞面前一般充滿信心的宣告:「我不試探耶和華!」 可是其實我們內心是否真的對上帝充滿信心呢?只有上帝知道。在教會這「屬靈」的氛圍下服事上帝很很容易的,但當以賽亞不在的時候,我們真的能忍住不去聯絡亞述王嗎?這看起來是一個多麼輕鬆容易的解決方案啊,何況我們還是保留了與上帝親近的時間,像是主日、謝飯禱告、晨更等。但上帝並不喜悅銅壇,上帝要的並不是一部份,而是全心以祂為主。站在亞哈斯的立場,我不否認這一切都很困難,就像我們現在每天所遇見的挑戰一般,但感謝上帝,正如祂為亞哈斯預備了以賽亞一樣,祂說:「我的恩典夠你用!」(林後12:9),甚至祂賜下了「以馬內利」的應許,就是神與我們同在。
啟21:3 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做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做他們的神。
回到以馬內利這個題目上。當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的時候,難道上帝不曉得亞哈斯的想法嗎?所以上帝藉由以賽亞的口說:「大衛家啊,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 神厭煩嗎?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神要親自給亞哈斯一個兆頭,那就是「必有童女懷孕生子」。有聖經學者認為這句話單單指著以賽亞那個年代會有一個年輕的女子生下一個小孩,而這個記號就說明了利汛和比加的失敗。我個人不接受這樣的說明,因為這樣稀鬆平常的事情怎麼可能堅固亞哈斯的信心呢?反而是處女懷孕生子,這樣的記號才能彰顯上帝的大能。可是耶穌基督的降生離這時候還久的很呢?不過信心的眼光不就是這樣。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大衛等不都沒看到上帝所應許的嗎?希伯來書說:「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信心的眼光能夠超越這時空的限制。
約8:56 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
再來談談「以馬內利」。當亞哈斯聽見確據的時候,他想的也許是:「恩,上帝會保守我脫離利汛和比加的手。」可是到新約的時候你會發現,上帝在意的才不是利汛和比加這兩個冒煙的小火頭,神所真正關心的是「把人從罪惡裡拯救出來。」當亞哈斯說:「糟糕了,我的國家被攻打了」上帝說:「你真的糟糕了,因為你的國家罪惡甚大」這是兩種結然不同的眼光,一個關心的是外在的環境、遭遇、地位,一個關心的是靈魂內在的空虛與罪惡。所以當亞哈斯說:「救我!」上帝回答:「好,救你,我會把你從罪惡中拯救出來,我會差遣我的孩子為你釘死在十字架上」亞哈斯的反應可能是:「先別管罪惡了,你有聽到人家要打過來了嗎?給我一個孩子不如給我一個戰神」這就是神和人眼光不同的差異。
最近和一些朋友聊天,談到基督徒是否應該更主動、積極以教會社群的力量去推動、改變這個社會、環境。以當代比較流行的神學用語來說叫做:「基督徒的文化使命」。特別是從大概十幾二十年前唐崇榮牧師在講台上提醒基督徒要重新重視在各個領域為主做見證,愈來愈多人說不能單單談「福音使命」,要更重視「文化使命」。我不否認這樣的心志很好,基督徒本當在所在的位置為上帝做美好的見證,可是綜觀整本聖經,我認為上帝所教託給基督徒的是傳揚福音的大使命,這才是真正的大喜的信息。我有朋友提醒我,近兩三百年來有許多偉大的工作是由教會發起的,這是真的 ,但我轉念又想,這些工作如今還在嗎?大多數還在,只是上帝似乎不在這裏面了,因為這些工作的價值似乎已經在上帝的心意之上。以前基督徒會說:「因為上帝喜悅這事,所以我們來開始這個工作吧」後來演變成「這事是對的,所以我們要做這個工作」上帝不見了。好處是,我們可以在這個平台上跟更多不信上帝的人同工、對話,壞處是大家不再有合一的出發點,也就是一切美善的源頭:「上帝」。曠野的呼聲沒有告訴我們要廢除奴隸、關心地球、停止核能、解決空汙、追求民主、照顧孤兒,這些可能都很好,也可能都該做,但最重要的是,曠野呼聲所喊叫的:「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我們不能也不該把任何一件事放到這之前。
最後做一個聖誕的宣召:
路2:8-14 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 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 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
留言
張貼留言